21世纪以来,我国依托下游广阔的市场,芯片行业得以迅速发展。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达11985.9亿元,同比增长8.7%,规模及增速均继续领跑全球。
从结构上看,网络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依然是国内集成电路占比最高的领域,三者占比之和超过75%。从增速上看,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是增速最快的领域,汽车电子的增速达到34.4%。
但总体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处在发展初期,集成电路自给率仅为三成,进口额高居不下。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17年10月底,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高达2071.97亿美元,同比上涨14.5%。同期,中国原油进口额为1315.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已是原油的1.57倍。国产替代将是十三五规划国家重中之重的要大力发展和攻坚的项目。当前集成电路国产化需求强烈,进口替代空间大。
图1:2009-2017年1-10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自给率不足,部分产品仍高度依赖进口。我国虽然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但由于国内芯片行业生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导致我国芯片产业对外严重依赖,其中高端芯片几乎全部要进口。以手机芯片为例,由于国产TD-LTE芯片技术成熟度与国际品牌有较大差距,目前高通几乎垄断了国内LTE手机芯片中的8成订单。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仅为10.4%,预计2015到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值CAGR为28.5%,从而在2020年达到15%的自给率水平,但芯片国产化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图2: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水平较低
在一些核心芯片的生产上,我国自主生产水平更低。计算机系统中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MPU、通用电子系统的FPGA/DSP、存储器的DRAM/NANDFLASH两种类别、移动通信终端的MPU/DSP以及显示和视频系统里的DisplayDriver,这些核心芯片的国产占有率都几乎为零。
表格1.我国核心芯片占有率情况
集成电路属于精密制造领域,具有设备价值昂贵、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是典型的高技术壁垒领域。目前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中国大陆实力较为弱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进口替代的空间巨大,需要从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多个方面长期坚持发展。
整体来看我国芯片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关键领域芯片自给率很低。近期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制裁事件亦反映出我国在芯片领域的脆弱地位。推动集成电路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重中之重,芯片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
推荐相关报告:
·2017-2021年中国芯片行业投资分析研究报告(优惠价:¥4800.00)
·2017-2021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优惠价:¥5500.00)
·2017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预测报告(优惠价:¥7500.00)
·2017-2021年中国芯片行业市场调查分析研究报告(优惠价:¥12000.00,调查内容可根据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芯片项目建议书(发改委项目管理部门申报或企业内部项目申报等)
·芯片项目商业计划书(主要用于企业融资、项目资金拓展等)
·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委立项、批地、申请政府资金、申请银行贷款等)


010-83168870 83168970
传真:010-85806261
联系人:李先生 崔小姐
订购邮箱:order@tianinfo.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西路90号
1979弘祥文化创意产业园B座8337室
邮编:101121

2.签订购买协议;
3.支付报告费用(银行转账);
4.交付研究报告;
5.售后服务(一年)。

账号:0200 2151 0920 0026 822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南纬路支行



